广州志愿者通用礼仪
广州亚组委志愿者部、团市委经过多方调研和论证,于2010年06月23日提出“志愿礼“的概念,并确定”志愿礼“为广州志愿者通用礼仪,志愿者在参与各种志愿服务活动仪式、岗位培训、日常交流等场合统一使用。
右手握权树大拇指,举放至左胸前

网图侵删
《广州市市民礼仪手册》第三版选登
志愿礼四环节
  问候语:基本问候语为“您好!”,然后根据不同场合再补充延伸,如:“您好!请问需要帮助吗?”
  面部表情:真诚微笑,双眼平视对方。
  肢体动作:双脚并立,左手自然垂放,右手伸展成中国青年志愿者标志形状,抬举右臂,移动右手至左胸口心脏处变成“大拇指”形状,保持大拇指向上,右手与左胸留有半个拳头间隙,表达“我志愿、我快乐,用心服务我最棒”的动作内涵。
  激励口号:“我志愿、我快乐,用心服务我最棒。”
  志愿礼的应用
  行走相遇:与志愿者、来宾、工作人员等相遇时,应行志愿礼。
  在岗服务:有宾客前来咨询、寻求服务时,应行志愿礼。
  交接班:在公共服务窗口岗位交接班时,应互相行志愿礼。
  主动服务:非紧急情况下,志愿者主动上前服务时,应向对方先行志愿礼。
  在集体公共窗口服务:当两个及以上志愿者在公共窗口提供志愿服务时,应统一集体行志愿礼。
  参加集体活动:参加集体志愿服务活动时,统一行志愿礼。
  如果没穿志愿者服装或佩戴志愿者标志时,则可以不用行志愿礼。
  志愿服务提升您生命的价值
  精神要饱满,态度真诚自然、待人热情友善,给人以良好的第一印象。
  仪容整洁清爽、干净利落,穿着得体。如统一活动或服务时,须佩戴标识。
  谈吐大方,根据不同服务对象使用不同的礼貌用语。认真聆听服务对象的需要并及时回应,语态亲切友善,不卑不亢,语气平和亲切,音量适中,语速得当,语义明晰,用语文雅。
  行为得体,可恰当运用各种手势进行表达沟通。
  自我介绍的态度须友善、诚恳、自信,语言宜简洁、清晰。
  如向外国朋友介绍,为了方便记忆和称呼,可起一个英文名,或说一下自己姓名的意思、寓意。
  掌握服务的专门知识和技能,并熟悉操作和应用。
  面对琐碎和重复的工作,要有容忍度,始终充满热情。
  满足不了对方的要求时,需向对方致歉。
  帮助别人时热情要适度,不要让人感到不安。
  真诚待人,让被服务的对象感受到被尊重。
  以恰当的方式为残疾人士提供服务。不要老盯其残疾部位,不要乱碰(如身体),适度帮助,不要过度强化其自身缺陷。
  尊重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友人的宗教信仰和民族习俗。
					推荐
					
				
				- 
				    	  
- 
				    	  QQ空间 
- 
				    	  新浪微博 
- 
				    	  人人网 
- 
				    	  豆瓣 

 
					    	 
				    	 
				    	